header atau banner
首页 关于作协 主要领导 新近文集 推荐文章 文坛活动
散文园地 诗歌创作 小说世界 纪实报道 古典文学 传统艺术
春华秋实 翡翠文苑 椰风蕉雨 Aneka Sastra 友情链接 留言簿

作协为老报人徐碧英举办追悼会
袁霓:为苍白贫瘠印华文坛默默播种的园丁

爱伦



作协十周年会庆时,曾向前顾问徐碧英颁发感谢状。图为1998年元月29日,她(右三)与文友们欢聚的镜头。


前“印度尼西亚日报”副刊执行编辑徐碧英女士,于2011年元月9日凌晨四时四十五分在雅加达Pluit医院逝世,享寿79岁。其家属在第一殡仪馆为其治丧。10日晚间,印华作协十多位理事文友在袁霓主席、许鸿刚和狄欧两位副主席率领下,为印华文坛幕后功臣徐碧英女士举行追悼仪式。

李南生主持追悼仪式,袁霓主席念悼文:


袁霓主席追悼会上念悼文。

  徐碧英女士出生于1932年,祖籍广东梅县,1966年新秩序政府严禁华文华语的使用,所有的华文媒体、华文学校、社团都被封闭。但是,为了传达政府的政策,却保留了一家“印度尼西亚日报”,这一家报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唯一的一份可以用华文刊载的媒体,除了新闻,还有副刊,当时,碧英姐就是在报纸开办的时候,担任执行编辑。

  一个在报纸上从来没有过的名字,从来不露面的真正的执行编辑,为我们当时青涩幼稚的文章,数十年如一日耐心认真的修改,把文章一篇篇地刊登出来,但是我们都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编辑,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有一个默默工作的园丁,在为苍白贫瘠的印华文坛播种,扶植印华年轻习作者,鼓励和启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也因为有了“印度尼西亚日报”这块副刊园地,有了七十年代这一代的作者群,印华文坛才不至于真正的断层,不至于在印华文学史上形成空白。七十年代的作者群,在经过几十年的坚持不懈努力后,也成为今天印华文坛的中流砥柱。

  碧英姐为人谦虚低调,从来不居功,但是,历史应该记住有贡献的人,让我们永远记住,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无形的手,在默默地灌溉着这片荒芜的园地。而今天,已经是花团锦簇。

  碧英姐,您安息吧。历史会记住您,我们心中永远有您。

碧英姐的子女在灵柩表示感谢。


接着印华作协理事文友们在碧英姐灵前上香献花,鞠躬行礼,并向碧英姐告别。

碧英姐的男儿毓汉致谢词,感谢叔叔阿姨们对母亲的关心和爱护。

元月12日上午9时15分碧英姐的子女家属举行堂奠礼毕后随即扶柩发引於芝灵津火葬场火化。

安息吧!碧英姐,印华文友们将永远记住您,印华文坛也将记住您的伟大贡献。






风与火

——悼前印度尼西亚日报副刊编辑碧英姐

莎萍


作协文友们在灵柩前留念。


像一阵风你走了

被摩挲过的花草都在感激

像一团火你熄了

无数盏灯都已点燃多亮丽


在那漆黑的夜晚

你像光点你是希望

缓缓形成了一道光线

终于迎来了曙光一片


在幕后默默耕耘从不埋怨

不愿显眼 更不争名利

你说:入错行 一无所有

不,你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盛不完以敬佩为心的感激

忘不了以思念为框的回忆

你走了 愿空气天天为你

诵经 一路走好早日安息


2011•1•椰城




铭记在心里

——悼念碧英姐

思萍


作协代表为徐碧英女士灵前献花。


在那华文被禁锢的日子

我们只能耕耘在您那块园地

是您默默为我们锄草 施肥

文学的幼苗又开始成长 结出果实


三十多年后的今日

阳光普照 春满大地

您说 我老了什么都没做

百花齐放就看你们的努力

然后 就这么悄悄地离去


不!在那昏暗的历史

是您全心全意给幼苗的扶持

才让我们看到了黎明的亮丽

安息吧!印华文学的战士

您的丰功伟绩我们永不会忘记!




哀挽  徐碧英文友

金梅子

认识碧英姐,是源于我弟郑荣华,荣华在耶期间,常往报馆教“香功”,听他提起,略有印象。来耶后偶尔去电问候,知道她身体不好,脊椎骨有问题,又闻她已被工作了40年的报馆裁员,年纪大了,一直赋闲在家,经济也不好过,甚表同情。今日骤闻噩耗,深感惊愕,特写顺口溜一首,以为悼念。

徐行来到此人间

碧海苍空任遨游

英雄有剑不轻舞

投身文坛护短长。


40年韶光轻易过

一世青春尽消耗

留得空囊难装水(注)

社稷何人问暖寒

(注:相书上比喻水为财也)


稿于往殡馆哀悼当晚2011年1月10日。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