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tau banner
首页 关于作协 主要领导 新近文集 推荐文章 文坛活动
散文园地 诗歌创作 小说世界 纪实报道 古典文学 传统艺术
春华秋实 翡翠文苑 椰风蕉雨 Aneka Sastra 友情链接 留言簿

作协与华大校友会联办文学讲座会
倪金华教授谈论周作人思想艺术探源

何华实


倪金华教授与作协及华大校友会代表们合影。


倪金华教授


印华作协于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下午2时在雅加达会所与雅加达华大校友会联合举办文学讲座会,由中国华侨大学硕士生导师倪金华教授主讲《周作人与日本随笔——周作人思想艺术探源》。与会者除作协会员之外,还有不少雅加达华大校友会学者,以及热爱华文文学的人士。

在印华作协副主席莎萍和印尼华大校友会顾问、雅加达智民学院院长陈玉兰博士陪同下,倪教授首先讲明周作人的为人已然盖棺定论,在中国抗日战争时代出任伪职成为汉奸是一个历史事实,但现时人们还是确认他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和文学翻译家。

倪金华教授采用大学授课的方式讲演,让文友们按照自己的领悟能力自然发挥,然而他最后还是画龙点睛的说“模仿其他文化或文学艺术作品时,最好是能创造性的模仿”。他也把演讲内容分为五项大纲,即为(一)鲁迅与周作人;(二)周作人的人生历程;(三)周作人隐逸思想的生成发展;(四)周作人对随笔问题的审美选择;(五)周作人对人生趣味的多方追求。

周作人与日本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位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二弟出生于中国书香世家,祖父是清末进士,叔祖是秀才,因此其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明末清初流行的公安派、竟陵派散文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精神,而且也接受了日本文化的重要影响,尤其是日本随笔的风格。倪教授指出,周作人尤其偏爱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也因此把日本随笔的精华融入自己的散文作品之中。

为了说明周作人散文之“行文洒脱,从容舒徐”,倪教授朗读了周作人所著《喝茶》一文。其中文句,“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10年的尘梦。”


左起:莎萍、倪金华、陈玉兰。

又如“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相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出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燉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馆’所独有。”

以上文句,读者可欣赏到周作人朴素流畅,平和冲淡,略带幽默和轻松的写作风格,也明白他很懂得享受人生乐趣。倪教授还点明,作者因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两方面,并善于加入自己的情感,因此提高作品的可读性。

早年的周作人思想左倾,他虽然不是共产主义者,却是一个充满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社会主义的人。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时非常反日,“五四”时期曾成为中国新青年心目中的一个偶像,但其民族意识在“五四”后开始退潮。周作人在1906至1911年留学日本期间,生活中发现了日本民族的优越性,特别是在创造性的模仿方面,居然变得崇拜日本,尤其偏爱日本文化与文学艺术,从这里也可看出周作人终究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倪教授也肯定了日本民族在创造性的模仿的优点,他举例日本现时的筷子和木屐都是模仿中国传统文化,并树立了新的风格,但这个民族却不要模仿中国旧时的“缠脚”“抽鸦片”等恶习。

周作人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当滑入历史的深渊当汉奸时,他却又做出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曾设法营救中共其一主要创办者李大钊烈士的儿子、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等人安全送到延安。

有关周作人的民族意识方面,中国华大兼职教授陈玉兰博士曾经在她最近发表的论文《从周作人创作说其民族意识》中指出“其民族意识是薄弱的,与其兄长鲁迅先生的民族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鉴于鲁迅是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人物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毛泽东、孙中山和胡适),已为文友们所熟悉,倪教授只是略提鲁迅与周作人决裂的原因主要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从中破坏俩兄弟的感情。

在鲁迅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最为沉重。一个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个就是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虽然三弟周建人支持鲁迅的立场,但他还是陷入了人生最大的哀痛中,甚至因此大病一场。

倪金华教授在总结时说,周作人隐逸思想的生成与发展与日本原有偏向佛家的隐逸思想相关很密,周作人喜欢日本休闲风格随笔,即是作者可以根据个性,任意发挥思想,体现自由性写作,这些都符合周作人对人生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追求。而且周作人视日本文化为同属东方文化共同体的的一部分,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比较、参证、和相互发挥,扎实了他在东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观点。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