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tau banner
首页 关于作协 主要领导 新近文集 推荐文章 文坛活动
散文园地 诗歌创作 小说世界 纪实报道 古典文学 传统艺术
春华秋实 翡翠文苑 椰风蕉雨 Aneka Sastra 友情链接 留言簿

谈“死”


金梅子


岁近暮年,心态有点低沉。我每独坐冥思,总爱将这个字眼细细琢磨:左边是歹,右边是匕,“歹徒”握着“匕首”,构成一个令人心寒的“死”字。这“死“字很敏感,它是阎王老爷派来的使者。被他勾魂的肉体,瞬即化为腐尸,真灵离体融入宇宙空间,就跟未来之前一样。

这个“死”字也很恐怖,谁人见之都很避忌。人人都希望能活得长一些,久一些. 那怕面对的烦恼很多,生活很苦,都无所谓。所以,冷眼观察周围,你随时都可以看到各阶层的人类都在苦中寻乐,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穷人有穷人的乐,富人也有富人的乐。张张脸孔喜忧参半,都在刻画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穷人生活苦,他有饭后天伦的乐;富人赚钱乐,他有精力透支的苦。不管苦也好,乐也好,要想生活在地球上,起码必须拥有这具“臭皮囊”。离开“臭皮囊”,一切都属虚幻,起不了任何作用。然而,肉体借用几十年,用旧了,就得放下,身边的妻财子禄,一样都都带不走。故而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明智者都乘着有生之年行大善,做好事,目的当然是为了“修心积德,广种福田”。这些人真聪明,懂得赚钱,也懂得花钱,不做守财奴。换句话说,就是懂得善用此生的福报,为来生铺好通畅大道。真的,人来地球一生,也不容易。

宗教告诉我们说:生命就像一串佛珠,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除非特殊情况)。每一段人生都在演绎着一个“故事”,更换一批演员。这个“故事”演完了,另一个“故事”接着上演,永无休止。它还牵涉着轮回果报的问题。

下一生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是否存在?没有佛缘的人肯定不相信,大都认为今生不管来生事,所以有机会就应该尽量享受,甚至违反良心干坏事也在所不惧。这问题很渺茫,谁都没有经历过,故此谁都不会相信。不过,信之也好,不信也好,这是个人的悟性问题。看看我们这个神奇的宇宙,就会令你膛目结舌,全球几十亿众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指纹;人体经络可以绕行地球6周,却很少有一根错位;日升日落,星球运转,始终离不开轨道。单此数项,就足以对你证明,这宇宙不是空幻的,冥冥中确实有个主宰存在。

死,只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它看似很远,其实离我们都很近,刚刚挤出娘胎,这人体Argo就开始计时,分分秒秒都在递减岁数,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

40年代初,我祖父死于抽大烟,享年51岁,那时我刚满一岁;60年前,外祖父死于哮喘病,饭后吃了条连体香蕉,打个抽噎就走人;50年前,父亲因操劳过度,肺部积满水,很早就驾鹤归西;20年前,我最聪明的小弟亦离开世间,他打羽毛球时不慎扭伤了腿,经医生检验,竟说是癌症; 接着是祖母,姑母,姑丈,姨丈,姨妈,岳父,岳母,两位妹婿,我那另一半,亲朋戚友……以至最近离世的师母“老阿嫲”(笔名),及我的三妹郑宝珠,他(她)们都列着队伍,一一遁入空间,从此阴阳两别,永在人间消失。

死者已矣,生者徒悲。三天的哀悼,奏热闹的广告,宛如戏剧收场前的花花鼓,鼓声一歇,一切回归平静,人世间的恩恩怨怨,烦烦扰扰,就 犹如过眼烟云,很少有人再去提及。过去社稷有句俗语说得好:“你死你生虫”,意即“不关我事,何劳我忧”?生之为人,个个都讲现实,只有锦上添花,那见雪中送炭?人性都很冷酷,自私,且无情。

该走的都走了,都说是命运(当然也不会是偶然的)。留在地球上的,仍然痴痴在等,麻木地等,等什么?等死!前面的道路究竟还有多远?走到尽头会是什么滋味?谁也无法知道。

过去有位退了休的老文友对我说:“我年轻时期长袖善舞,吒喝风云,谁都对我巴结捧承。现在老了,沦为三等公民。” 我说:“你儿女成龙成凤,生意越做越大,怎么会是三等公民?”

他苦笑摇头,无奈地道:“生意再大也已不属于我的了。你看这张轮椅,成了我的老年伴侣,我这残余生命是在等吃饭,等睡觉,等死,不是3等公民是什么?!”

我说:“大吉利是!”

我是这么说,但也禁不住一阵感伤。这就是人生,人生真的很无奈!

要说人无情,其实时间更是无情。有一回,我跟苏文益文友开个玩笑,我指着墙上的日历对他说:“你看,今天是2000年1月1日下午1时,新世纪的开始。我们做个记号。观看时间怎么走!”

他和我握了手,在墙上做个记号。

时间不断流失,再一次见他时,我指着墙上的记号问:“文益兄,今天是几号?”

他看一看墙上的记号,又看一看手机上的日期,顿时目瞪口呆:“2006年1月1日,6年了?怎么,好像在昨天……?!”

我哈哈大笑,再伸出手去:“好,你不相信?来,咱们握个手,再做个记号……” 6年前跟6年后,过度仅在一瞬间,今生和来生,又何曾两样?之后拜访文益,我连瞄都不敢瞄墙上的记号。我只看到文益兄的头发逐渐由灰变白,而我,当然也黑不到哪里去……


(2010年7月稿于耶城)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