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tau banner
首页 关于作协 主要领导 新近文集 推荐文章 文坛活动
散文园地 诗歌创作 小说世界 纪实报道 古典文学 传统艺术
春华秋实 翡翠文苑 椰风蕉雨 Aneka Sastra 友情链接 留言簿

元曲乐律浅谈

剑鸣轩


古代的音乐把调称为宫调。只要是乐曲,均是由若干音所组成。将五音(宫、商、角、徵、羽)或七音(变宫、宫、商、角、变徵、徵、羽)[《尚书》、《周礼》又常提到八音。八音系指金(钟鎛)、石(磬)、土(埙)、革(鼓鼗)、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竹(管箫)。可知八音和五音、七音是不同性质的概念。],归纳其音列就叫调式。在古代乐律总共有十二律吕(律吕的名称于周朝就有了),乐音有五音二变,而十二律吕均为半音阶,六个单数半音称为律,六个双数半音称为吕,合称六律、六吕,统称律吕,亦称十二律。十二律的名称: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中吕。五声音阶的五种调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六十调;七声音阶的七种调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八十四调。无论“六十调”或“八十四调”,都只是理论上有这样多的可能组合,八十四调,这已超出人类耳朵的极限,在实际音乐中不见得全部用到。

我国古代乐器中最发达者实为“敲击乐器”,如编钟编馨之类,其音皆在铸造完成之时已定,不能任意升降。但制编钟编馨本身时却须靠音律管较正其音才能算标准完工。十二律的定音有弦上定音和管上(一端闭口)定音两种。中国古代音律管为铜质或玉质(玉琯)一端闭口的带气柱的管子。依唐《杜佑通典》第一百四十三卷乐部三所载,比例是以黄钟的长九寸为准,用“三分损一,三分益一”和“隔八相生”的以数相求之法计算。

1、弦上定音:系以该弦本身长度为标准。

黄钟长=9•0寸;

林钟长=6•0寸;

太簇长=8•0寸;

南吕长=5•3又9/27寸;

姑洗长=7•1又9/81寸;

应钟长=4.7又99/243寸;

蕤宾长=6.3又553/729寸;

大吕长=8.4又612/2187寸;

夷则长=5.6又1404/6561寸;

夹钟长=7.4又18018/19683寸;

无射长=4.9又55719/59049寸;

中吕长=6.6又104778/177147寸。

2、管上(一端闭口)定音:以该管“气柱”长度为标准。

黄钟长=9.0寸;颤动数=346.5vd

林钟长=5.8寸;颤动数=505vd

太簇长=7.9又1/3寸;颤动数=387vd

南吕长=5.0又8/9寸;颤动数=565vd

姑洗长=6.9又23/27寸;颤动数=432vd

应钟长=4.45又55/81寸;颤动数=629vd

蕤宾长=6.1又103/243寸;颤动数=483vd

大吕长=8.2又655/729寸;颤动数=372vd

夷则长=5.3又2039/2187寸;颤动数=532vd

夹钟长=7.3又5969/6561寸;颤动数=416vd

无射长=4.7又5377/19683寸;颤动数=606vd

中吕长=6.5又1825/59049寸;颤动数=462vd。

我国十二律中,计有大一律(希腊称Apotome)和小一律(希腊称Limma)两种。黄钟~大吕为Apotome,音阶114分;大吕~太簇为Limma,音阶90分;太簇~夹钟为Apotome,音阶114分;夹钟~姑洗为Limma,音阶90分;姑洗~中吕为Apotome,音阶114分;中吕~蕤宾为Limma,音阶90分;蕤宾~林钟Limma,音阶90分;林钟~夷则为 Apotome,音阶114分;夷则~南吕为Limma,音阶90分;南吕~无射为Apotome,音阶114分;无射~应钟为Limma,音阶90分。

【注】

十二律吕以〔黄钟〕声最低。黄钟以上依次递高半音阶,至应钟止。这相当于西洋音乐的十二调。对照如下:
黄钟=C
大吕=#C或降C
太簇=D
夹钟=#D或降E
姑洗(显音)=E
中吕=F
蕤宾=#F或D
林钟=G
夷则=#G或降A
南吕=A
无射=#A或降B
应钟=B
以上十二律管再配合七音阶:
宫=(简谱1)(古名.上)
商=2(尺)
角=3(工)
变徵=#3(凡)
徵=5(六)
羽=6(五)
变(闰)宫=#6(乙)

《元史》卷七十•礼乐志第廿二•礼乐五记载:“协律郎二人,掌和律吕,以合阴阳之声。”证明元学习儒家礼乐的决心,对律吕定音的重视,才设中央乐官专职此事。其实到元代,南曲通行的只剩下六宫十二调,北曲只用六宫十一调。元代的南曲其通行的六宫十二调如下: 六宫:仙吕、南吕、黄钟、中吕、正宫、道宫。

十二调:羽调、大石、小石、般涉、商角、高平、揭指、商调、角调、越调、双调、宫调。

中国古籍中谈到工尺谱者,似以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为最早。元曲传承宋代的工尺谱(称俗谱)。其俗名跟古名还有现代乐调及笛色如下:

正宫(黄钟宫)=A

小工调或尺调、大石调(黄钟商)=B

小工调或尺调 、中吕宫(夹钟宫)=C

小工调或尺调、双调(夹钟商)=D

乙调或正工调、南吕宫(林钟宫)=E

凡调、仙吕宫(夷则宫)=F

小工调或尺调、商调(夷则商)=G

六调或凡调或小工调、黄钟宫(无射调)G六调或凡调、越调(无射商)=A 六调或凡调或小工调。

乐曲必有节拍,否则不能合唱(奏)。中国宋代已经有了以工尺谱记录作拍的“俗字谱”,见于姜夔所写诸曲和张炎《词源》,均重视甚至标记节拍。元曲的乐谱实物笔者未见过,不敢妄言。仅录张炎《词源》中《讴曲旨要》篇于下,供读者参考。

歌曲令曲四掯匀,破近六匀慢八均。

官拍艳拍分轻重,七敲八掯靸中清。

大顿声长小顿促,小顿才断大顿续。

大顿小住当韵住,丁住无牵逢合六。

慢近曲子顿不叠,歌飒连珠叠顿声。

反掣用时须急过,折拽悠悠带汉音。

掯前顿后有敲掯,声拖字拽疾无胜。

抗声特起直须高,抗与小顿皆一掯。

腔平字侧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

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始绕梁。

忙中取气急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

好处大取气留连,拘则少入气转换。

哩字引浊啰字清,住乃哩啰顿凌伦,

大头花拍居第五,叠头艳拍在前存。

举末轻圆无磊块,清浊高下萦缕比,

若无含韵强抑扬,即为叫曲唸曲矣。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蕴藉〕

小石唱:〔绮丽妩媚〕

高平唱:〔条畅晃漾〕

般射唱:〔拾缀坑崭〕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返回《诗词学习》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